一群城市遊俠們,穿梭在全球大都會進行的極限冒險!

跑酷(Parkour)是當代最潮的極限運動,又稱自由疾走(Freerunning),跑酷者運用現有的環境,打破空間的籓離及體能上的限制,就地發展出與環境融為一體的行動藝術。【跑酷.我的城市嬉遊記】橫跨世界各地,用影像紀錄了來自丹麥、倫敦、美國、東京以及中國的各路英雄好漢,他們飛越公園的柵欄、騰起於捷運的吊環,手扶梯彷彿是高低槓,建築是一座又一座的鞍馬,他們飛簷走壁,盡情翻滾,彷彿萬有引力失去了作用,從倫敦、東京到上海,整座城市就是他們一座又一座的遊樂場。

跑酷和前衛的建築一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跑酷總是發生在建築之間,它改變了人們認識空間和建築的方式。當代建築改造團體B.I.G設計 (Bjarke Ingels Group)是一群致力於改變當代建築與空間的建築師們所組成的跨國性組織,成員來自於世界各地,總部設於丹麥哥本哈根。他們十分著迷於城市跑酷運動家致力推廣在都市建築空間中嬉遊的創新想法,簡直與他們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建築設計概念一氣呵成。B.I.G認為跑酷對於城市建築的開創性,猶如一種破土儀式(groundbreaking)。B.I.G的更多建築作品及資訊,可上官網查詢 http://www.big.dk/

丹麥的城市跑酷運動家捷遊團隊((Jiyo)最大的夢想是創造一個世界最大的跑酷運動公園,但是關於這個充滿熱血的核心命題所產生的價值衝突則是:跑酷不應該受限於任何地域,悠遊進行於整座城市嗎?跑酷不就是由人來搭起每座建築物之間的橋樑嗎?

當代影像藝術大師卡斯帕施洛德(Kaspar Astrup Schröder) 擔任本片導演,除了邀集來自全球各大城市最優秀的跑酷團體,加入國際級金獎建築師,以人為本的哲學家,以都市發展為訴求的政客,紀錄了他們對跑酷運動的觀點。透過這些城市跑酷運動家與城市建築的互動關係,不僅紀錄下他們的流暢動作與俐落的身影,也紀錄下當代建築的流動美學,以及人與建築、空間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也透過跑酷,透析人在城市中的價值。

【關於跑酷Parkour】

跑酷(法語:Parkour,有時簡寫為PK,又稱為「城市疾走」)是以日常生活的環境(多為城市)為運動的場所,常被歸類為一種極限運動。它並沒有既定規則,做這項運動的人只是將各種日常設施當作障礙物或輔助,在其間迅速跑跳穿行。

此運動是由法國的大衛•貝爾(David Belle)所創立,他認為能使人利用自身的本能,通過運動來增強身心對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這點和武術近似。不同之處是武術旨在格鬥反擊,而跑酷旨在緊急脫逃。跑酷不只是對身體有利,對思想也很重要,在練習時要非常專注,而能會讓人漸漸明白怎麼克服自己的恐懼和加強克服困難的能力,瞭解人是能不斷提升自己和突破障礙。

如同盧貝鬆的電影【企業戰士】,一群年輕人抓著大樓的樓面鋼架往上爬,身手矯健,從樓上往下跳,在階梯上移動就跟平地一樣,助跑、上牆,將近3公尺的高牆,也無法阻擋他們的夢想,登高望遠,腳一踢、手一撐,輕鬆離開地球表面,這些不把地心引力看在眼裡的年輕人,玩的就是這種源自法國的「跑酷運動」。 這種極限運動把城市當成遊戲場,從A點到B點,利用各種技巧直線前進,打破空間,被導演盧貝鬆拿來拍電影後開始風行,臺灣也年輕人自發組團練習,發源地法國,更有年輕人發起從巴黎一路「跑酷」到非洲的活動。強調透過運動激發潛能,自我挑戰,跑酷,真的很酷。
相關